
宫颈癌筛查防治全周期模式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“国家队”守护女性健康
“两癌筛查要趁早,早查早治花钱少……”在东平县一场健康宣教活动上,村民李女士掏出手机拍照:“这话在理,得让闺女也看看。”
这充满乡土气息的科普背后,是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国家宫颈癌防治网络关键节点的深远布局。2025年初,“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宫颈癌培训基地(泰安培训小组)”正式揭牌,标志着泰安正式纳入国家宫颈癌防治“国家队”,承担起鲁西地区技术枢纽的重任。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王军海介绍,消除宫颈癌不是口号,宫颈癌防治需标准化、同质化,医院要让基层医生看得懂、做得准,真正打通防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手把手”锻造基层尖兵
国家宫颈癌培训基地建设直指三大痛点:筛查流程不规范、诊疗水平参差、基层资源不足。为此,医院迅速成立宫颈病变学组,由妇科专家马新娟领衔,并联合北京妇产医院、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等权威机构组建“导师团”。

实操培训成为焦点。在“手拉手阴道镜教学”现场,学员们分组在模拟器上操作,导师实时纠正探头角度误差。“基层常因设备或技术问题漏诊早期病变,这类培训能救命。”参与教学的医生说。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和小兵教授则用手术图片、视频拆解宫颈癌手术QM分型及C1型手术精解要点,让百余名学员直呼“像开了显微镜”。
宫颈癌是目前病因明确、可以预防的一种癌症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宫颈癌三级预防包括:一级预防(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HPV疫苗);二级预防(宫颈癌定期筛查);三级预防(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进行治疗)。通过早发现、早诊断和早治疗,可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之路。
织密筛查网 创新破题“最后一米”
自2024年起,医院开展惠民体检活动,抽调妇科骨干组建“筛查队”。为企事业单位女性提供免费宫颈癌筛查,做到治疗、随访100%,对阳性患者提供“1个专家团队+1套方案+1名健康管家”服务。一年内完成宫颈癌免费筛查3000余人,超预期进度。
针对辖区内筛查对象分散、流动性大的特点,“我们进行入户讲解、知识普及,”马新娟介绍。团队结合社区活动“见缝插针”开展义诊、科普宣讲,“流动服务”击碎“距离墙”:针对社区留守妇女经常不在居住地的特点,筛查服务主动下沉。妇科抽调医生“结对子”,提供“午间不休+周末、节假日入户”服务,受到广泛欢迎。
一位在免费筛查中检出宫颈癌(1A1期,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)的30岁患者,因有生育需求,拒绝了当地医院的子宫切除建议。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生育力保护评估后,成功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。患者术后恢复顺利,一年后顺利产下一子,圆了母亲梦。
细胞“数字引擎” 按下筛查加速键
作为“国家队”的技术后盾,区域宫颈细胞学诊断能力的数字化升级成为关键一环。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细胞学筛查中心,高分辨率数字切片扫描仪高效运转,玻片放入后,清晰图像瞬间呈现于屏幕。
“无论医生身在何处,移动端方便诊断。这就是我们的‘数字化武器’。”中心负责人刘露露介绍。传统细胞学诊断耗时长、易漏诊,如今AI算法初筛海量细胞图像,精准定位可疑病变,将细胞学报告出具时间大幅压缩,极大提升了细胞学诊断效率和精准性。病理医师则转型为复杂病例研究员及数据监督者,确保最后筛查的准确性。
数字化更打破了地域壁垒。一位偏远山区的筛查妇女表示,以前自己去做检查,要辗转奔波好几个小时,现在在村卫生院采个样,不用出门,就可以收到市级三甲医院的诊断报告。“现在基层‘采样发货’,我们云端‘接单’。”目前,该两癌筛查平台连接泰安市各县市区内医疗机构,完成大量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细胞学诊断,筑起“‘家门口’的健康防线”。帮扶基层亦是重点,专家定期下沉工作站指导,成为基层医生的坚实“后盾”。
锚定2030消除宫颈癌
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印发《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(2023-2030年)》,我市迅速响应,启动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,将两癌免费筛查列为我市为民要办的民生实事。
2024年初,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:覆盖泰安所有县区妇幼机构,加速区域宫颈癌防治网络建设,实现泰安全市所有县区妇幼保健机构宫颈癌筛查能力全覆盖;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同步建立区域性宫颈病变大数据中心,并通过大数据中心打通“筛查-诊断-治疗”闭环,破解转诊效率低、随访缺失等痛点,为精准防治提供支撑。2024年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完成泰安地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7万余人。从院长“打通最后一公里”的誓言,到村民手机里录制的健康宣教视频;从导师手把手传授的阴道镜技术,到云端秒传的病理切片,泰安这支宫颈癌防治“国家队”,正以全周期、网格化、智能化的创新模式,在齐鲁大地上织就一张守护女性健康的生命之网。
下一篇: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癫痫义诊活动圆满成功